“基点”创业团队队长刘亭立手记

发布时间:2006-10-26浏览次数:1906

2006年10月17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基点创业团队代表厦门大学参加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的公开答辩。作为仅有的4支大陆团队,我们和香港、台湾的团队一起同台展示,并赢得了高度评价。时至今日,挑战杯的旅程已经走了整整一年。应邀写点感悟,却之不恭,而我又真的不怎么会写很漂亮的东西。仅以时间为序纪录创赛路上一点一滴,以作纪念,也希望能给对挑战杯有兴趣的同学们一些启发。2005年7月—10月:准备对于大多数挑战杯的选手,参赛历程是开始于11月份挑战杯报名选项目的,我则早在四个月前就已开始着手。此前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第四届挑战杯团队的报道,那时候就对挑战杯有了发自心底的向往,直觉告诉我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于是在小学期的时候,约了一位曾经的参赛队长,也是我很崇敬的学长----01级财政系主席吴斌。他给了我很多指点和鼓励,包括开了一打书单给我。可以说,吴斌学长是我挑战杯路上的启蒙老师。此后,我就冲进图书馆抱了一摞书,然后请我的一位同学用骑车运到邮局——书实在太重了,因为期末将至,只好先打包寄回家。暑期社会实践一结束,我就赶回家,和一摞市场战略的书度过了整整一个假期。2005年10月中旬:选项目我对于项目和团队成员的选择都要求很高,也比大多数参赛选手早一个月。那半个月,很难想象,我浏览了厦门大学所有实验室的网站和科技处,研究项目,找到觉得合适的就写信给老师,或者给有推荐的老师写信邀项目。我不会写很漂亮的话,但是能够充分表自己的诚意和能力。很感动,厦大有很多很优秀的老师们,他们愿意见我,给我介绍项目,有些老师身在海外,或是自己手中没有合适的也会帮我推荐其他老师。那个月,每个白天最少要见两个人,在项目的深入阶段还要和做项目的学生沟通,作简单的市场调研,去医院,去同安的工厂考察,评估项目实际运作价值;晚上就继续对着电脑了解行业背景,技术资料。很辛苦,也很有成就感。后期不断有团队成员进来,我们就一起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相关的行业和市场。最后,我们选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昭武教授的一个项目“生物芯片点样仪”。这个对我们有难度,挑战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感谢那些多给我太多太多帮助的人。有些实验室的老师、同学可能还会记得去年十月那个穿梭在校园里向各位请教的女生,我不知该如何回报,希望这次比赛的成绩能够让你们欣慰。2005年10月下旬:组队项目选择进展到一半就开始组队了。谈起挑战杯,最骄傲的就是我们的团队。整个成员的筛选大概经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直到项目确定最终团队才确定。从开始的7个人,到国赛答辩时候补充调整到10个人,我们一直是一支和谐、负责、高效、创新的团队。给我一点空间简单介绍一下我可爱的队友们:陈良格----负责技术,03级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它是随着“生物芯片点样仪”这个项目进入我们团队的,绝对的做技术的人,严谨求实(这也是我一向很欣赏的工科学风)。他解答了我们所有门外人对于这个高科技领域的疑问和困惑。从一开始对着一台笔记本给我们讲他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到后来一场不漏地参加我们所有的讨论,完成技术文本,为市场和战略方向提供技术支持和解释……愿你在大洋彼岸一切顺利。薛博——负责技术,03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他也是随着最后项目的确定才作为生物领域的专业人士加入的。他和良格风格不一样,热情开朗。因为项目涉及的背景较多,他对于生物行业有着相当的了解,并且可以快速地找到专家请教,包括行业内的人,这让我们受益匪浅。Ps: 他对于吃颇有研究,我们每次聚餐都是凭着他在厦大7年的丰富阅历来选择方向的。还有他IBM的本子、相机、DV,从校塞到省赛,汗马功劳。杨国柱——负责管理,04级MBA,有着7年的工作经验,老练沉稳,对于现实运作和理论层面都颇有研究,在我们整个计划书讨论、写作和陈述答辩过程中,他都发挥着骨干和大哥的作用。虽然课业繁重,事情也多,但是从未缺席过。他耐心地给我们讲模型,讲现实操作,这让我们的计划书看起来更有现实操作性,而非仅仅是纸上谈兵。林倪斌——负责财务和PPT,这个叫法还很不习惯,通常都叫SANDING, 02级会计系本科生,我们组队那会儿,现在已经报送会计系读研究生了。开心,SANDING的细致和敬业精神一直让我感动。财务的细节就不必说了,后期他负责PPT的制作,绝对可以达到专家的水平。包括后来国赛文本的校对,我在纷繁的事情中,对于文本,或者PPT有什么想法,说给他听,他总是能快速地反映和表现。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给了我们很多鼓励,他常说的“不怕”,我一直记得。在国赛答辩的前夜,他有事不能过去,凌晨2点还发短信加油,还好我睡得熟,呵呵。赵翔——负责人力资源和文本校对,02级财政系本科生,也是我们组队的时候,现在已经报送就读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了。他在整个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也花了无数的精力,每部分不同的人完成都由他来统一文风,排版校对。包括06年寒假在上海进行市场调研,整个比赛过程中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也是十分辛苦。王岩——负责营销,03级财政系本科生,和我一样是至今为止团队仅有的两个本科生了。有个性,有想法,了解现行企业的运作,能够带来不同思路和方向,是我一直很欣赏人。他对于市场营销,企业制度和公司文化贡献颇多,在公司股权等方面也和企业里面的专家请教了很多问题。也很有幽默感,他和薛博在的时候总是笑声不断,团队的讨论都很愉快。至此,校赛的7个成员就介绍完了,我没什么可说的,一个小本,呵呵(唯一的女孩子),承蒙各位学长关照和支持,居然和6位帅哥一起校赛省赛国赛一整年,走到哪里都是有特色的一道风景,自己想来也觉得很有意思。然后,来介绍我们国赛答辩的成员,由于各方面原因,另加了3个队员和我一起答辩:刘洋——负责技术,04级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也是我最崇拜的学长之一,博学仁厚。第四届挑战杯就作为队长带领团队拿到全国金奖并有很好的表现。这次国赛能加入到我们队来,一直很感激。不论是从参赛的经验,还是个人积淀,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他的专业不是很对口,但是从决定参赛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行业和专业。其敬业精神和对环境信息的准确把握很让我钦佩。郭圣宇——负责财务,04级会计系研究生。颇有大师风范,亲和力极好,站在台上居然把我们两个女生都比下去了,惭愧惭愧。接触项目和比赛虽然时间不久,但是两场国赛答辩表现都可圈可点。专业知识不必多说,它是福建人,在陈述的文稿方面,我们只给他较了一次发音,然后他就一路顺风,再没出现过任何问题,佩服.后来丹丹跟我说,他的稿子上都是手机查出来的拼音标注……张丹丹——负责营销,06级国际贸易系研究生,绝对的美女加才女,她的陈述是从头到尾带着自信且灿烂的笑容的。我都很陶醉,呵呵。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上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比赛的视频下载。据说山大PPLIVE有直播。丹丹姐还很热爱学术,比赛结束就马上回来上课了,崇拜一下……到此,从校赛到国赛,10个团队成员都介绍完了。大家一路走来,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执著奋斗,很开心,谢谢你们。2005年11月:邀请顾问我们这样一群学生,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自然要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作指导。在此感谢所有一直以来给与我们支持的指导老师们:田昭武,邓力平,林志杨,木志荣,毛付根,郭艺勋,郭小东,温民能。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关心我们比赛的进展,提出建议,解决我们的疑问。感谢邓老师的关注,感谢林志杨老师公司管理的建议,感谢老毛付根师财务部分的指点,感谢郭艺勋老师市场和营销部分的见解,感谢温民能先生在市场调查过程中的支持……尤其是田昭武和木志荣老师,在整个创赛文本写作、陈述、答辩过程中给了我们无数的帮助和鼓励。2005年11月—12月:校赛文本阶段这两个月,是最初文本的形成,也是团队磨合建设的时期。我们立下目标:就是要去山东,参加国赛,拿金奖!也许年少轻狂,但是在这一年中,再难的时候,再大的失败和挫折,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这个目标。大家都坚持着,努力着,最终真的让它变成现实。我们先是制定了严密周详的时间表,每周完成计划书的一个部分。每部分有不同专业领域主笔的人,每周聚两到三次。当然也少不了两三周一次的团队活动。万事开头难。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行业,了解技术。之前除了良格和薛博大家都没什么接触。那个时候每天都有巨大的信息量,大家都会把自己负责的方面找到的有价值的网站,资料文献放到FTP上,我们一定要全部都看过,对于行业慢慢才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大家都好相处,个性分明,很快便融入一个团队。能够在讨论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目标。每个部分都能够分工协作,认真负责。先是集体讨论某一部分的写作要素,然后分头查资料,一个人主笔写,大家修改,最后统一文风。一切顺利,按照时间计划在2个月内完成初期文本的写作。时间飞快,就到了寒假。2006年1月: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艰难的。因为是高科技行业我们的目标厂商在国内只有50余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我们选择了北京、上海、西安的目标客户进行市场调研。从设计问卷,修改到确定采访对象,每一步都不容易,尤其是在和目标厂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方面。最后通过一个写过很多行业文章的专家拿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联络方式,才得以顺利进行。在此,也感谢所有接受我们访问的公司和个人。2006年1月-2月:文本完善市场调研结束,我们就各自在家中开始了后期的文本完善,电话,EMAIL,QQ都是有效的联络工具。甚至在除夕那天,我都还在对着电脑琢磨怎么才能更好地表现我们的市场计划。回校后马上要交文本,那段日子,大家窝在刘方姐家里,一遍遍地打印,校对,从用词,错字,到标点精益求精。人到了近于疯狂的状态,才知道一切来之不易。十万字的文本,一字一字写出来每次校对都能发现要改进的地方。作为我们团队的好朋友,刘方姐也帮了我们好多,她的排版和制作,绝对的专家级水准。2006年3月:校赛答辩准备答辩更加辛苦,从文稿修改,PPT制作,到答辩问题演练,团队成员聚得更频繁,花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多。我们还拍了团队展示的DV和照片,好喜欢——再次感谢刘方姐。15分钟的陈述,字斟句酌,我们定下稿子,一遍一遍地演练,提出问题,修改,再提出……PPT也是改了又改,从背景,框架,到页面分布,配色;五个人在台上的站姿,讲话的表情,鞠躬的角度,所有细节无不精益求精……校赛秘密答辩是我们6场比赛的第一场,牛刀小试却出师不利。由于我们的技术太复杂,评委在陈述过程中都没有听明白我们的技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整个答辩阶段我们就在解释我们的产品究竟是怎么样的。秘密答辩算是运气好吧,侥幸进入公开答辩。我们马上调整方向,把三分之一的陈述时间放在产品和技术的讲解上,仅有1周的时间,每天,我们都从自己学院、朋友中拉人来听我做陈述,然后问:“明白了吗?”“哪里听不懂?”“哪里需要改进”……经过地狱般的磨练(对我们也对我们可怜可爱的同学们),我们的陈述终于达到了理想的境界。校赛公开答辩,陈述很棒,但是在财务的答辩环节纠缠了好久。评委有很多的细节问题,我们又缺乏技巧,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财务上面了。这也直接导致了答辩时分数不高,校赛拿到二等奖。至此,校赛暂告一个段落。与我们预期的情况相比,这是存在差距的。我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做到最好。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找出问题,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大家马上调整士气和方向,开始准备省赛。我们开始并不如意,但是后来越走越好。2006年4月-5月 省赛省赛文本没有作太多修改,用最简单的模式交了上去,黑白打印,每本十几块钱。但是看着一样精致,凝聚着大家的心血。随后结果出来,我们和两支校赛一等奖的团队去福州参加答辩。时间是紧张的,刚好赶上期末考试,我两个学位有13门课。那半个月,忙碌而快乐。大家高效地重新修改了陈述稿,PPT,模拟了几场答辩。感觉状态不错。5.26 我在考完网络经济学后就登上了去福州的大巴,路上都还在背稿子。由于前一晚根本就没睡觉,晕车晕得利害。到了福建农林大学,还没住下就马上去看场地,试设备,走台,抽签。第二天下午秘密答辩,真开心——可以睡个好觉。5.27 秘密答辩发挥相当好,克服了校赛中的所有问题,评委都很满意,也决定了我们能够代表厦门大学顺利地进入第二天的公开答辩。晚上接到校团委电话,第二天进入公开答辩,但是陈述答辩时间都改为10分钟。我们吃完鱼丸马上打车回来,通宵改稿子。5.28 凌晨,然后他们睡觉,我在一楼大厅背10分钟的稿子。早上的时候最后一个出场,还来得及睡下。睡梦中,被团委老师的电话叫醒,说临时改成15分钟稿子,前面删掉了两支队,我很镇定地和隔壁队友说:快点收拾,我们出发,所有昨天改的东西全部删除。他们问我会不会有问题,我说没问题。其实自己心里都没底。到场后我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把凌晨背的东西忘掉,恢复从前的15分钟陈述稿。陈述答辩顺利,没给厦大丢脸。很高兴!下台后马上打车去福州大学参加IBM的实习生笔试,然后坐大巴回来准备第二天的计量经济学考试。没有参加颁奖,这块没办法写了。三天的时间,2个通宵,往返福州,2次答辩,3场考试,还好都挺过来了。PS:福建农林的住宿环境,哎,被蚊子咬了无数的包,现在都还有斑痕……2006年6月-7月:国赛文本文本改到这个时候,已经相当疲惫了。还是把执行摘要字字句句地改了一遍。整个文本又过了一遍。校对打印,种种细节不去提了,在这里,十分感谢校团委给与我们的支持。感谢徐珊娜书记,徐跃进副书记,袁国柱老师的帮忙。厦门大学对于创赛这块真的很重视,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还有第四届宝贵的历史资料作为参考,这些都是很多其他高校学生没有的。我们受益匪浅。初赛评审过后是复赛的文本提交。这个时候我在上海,队友们也是又一次不辞辛苦地将革命进行到底,尤其是新加入的队友,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思路。2006年10月 国赛答辩我在十一的时候从上海回厦门进行答辩准备。一共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不到5天,包括中秋节,我们都是在实验室里面对着PPT吃盒饭度过的,那叫一个艰苦。这次分开4个人陈述,又是一个新的团队磨合,互相配合,互相指正,兄弟战友一样的情谊。随后我和刘洋学长就分别去上海和福州实习了。10.14 我和刘洋学长先到济南,他们一起。我们放下行李,马上开始答辩准备,只有我们是10天没见了,要快速适应。没有游览,没有休息,最开心的就是在楼下的餐厅吃饭,哈哈,我们团队是最能吃的。10.15 彩排,继续演练,无话。10.16 秘密答辩, 完美。晚上接到组委会电话,第二天代表厦门大学作为仅有的四支大陆队伍参加公开答辩,又是10分钟的陈述,又是连夜改稿子。10.17 下午公开答辩,又是改回来15分钟。我们已经很适应了。PPLIVE直播,发短信给不在场的队友,他们都在远方关注,和我们在一起。全场称赞。晚上颁奖,已经没有特别的感觉了。兴奋,成就,似乎都不存在了。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此时此刻,只向大家一起分享。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字。不会写特别漂亮的话,但一点一滴都是我们真实走过的路。一年的历程,欢笑,泪水,努力,执著,太多事情,太多感悟没有办法纪录,难忘良格实验室的热热的铁观音;难忘凌晨才回宿舍时路边暖暖的灯光;难忘答辩场上彼此的微笑与眼神;难忘你争我赶的保龄比赛;难忘热气腾腾的火锅;难忘无数老师朋友的鼓励和帮助;我们看得到自己的成长,挑战杯绝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我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深有体会。就像市场调研时一位客户经理跟我讲的,年轻人,不论你想做什么,放手去做,成本最小的时候。挑战无处不在,青春永不言败——以此共勉! 刘亭立 2006年10月23日 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