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后话股市——经济学院研究生会举办本学期首场论坛

发布时间:2005-03-28浏览次数:2017

据新华网调查,股市问题已经成为两会之后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3月24日晚,经济学院研究生会以《两会之后话股市》为题,在经院5楼会议室举办了新学期首场研究生论坛。此次论坛邀请金融系博士生蔡庆丰、财政系博士生蔡承彬、金融系博士生陈智文、计统系博士生高翔和拥有多年证券从业经验的金融系硕士生贺涛为嘉宾。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对中国股市的看法,以下是论点摘要:蔡庆丰:两会并没有挽救大盘持续探底的行情,原因主要有三点:1、政策利好没有出台,政策策划已经没有市场,政府透支了股市信用;2、A+H扩容压力,同时股市市场化不足,优质企业怕在国内上市,这就导致国内股市缺乏优质企业的支撑;3、宏观调控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陈智文:中国股市“熊途漫漫”,2001年6月份以来已4次探底1300点,现在突破1200点,原因有两点,一是投机资金的潮起潮落,二是畸形的上市制度。2002年工业企业利润上涨10%,而国有企业利润却下降11%。众所周知,中国股市的80%是由国有企业组成的。上市公司本应是业绩优良的公司,而我国政府建立股市的初衷却是扶植国有企业!蔡承彬:中国股市在宏观方面,不能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微观方面股价不能代表企业的投资价值。证券市场的发展成熟是由低级到高级,而中国股市在短短时间内复制了西方100多年的股票市场机制,这种股市显然是不完善的。于是,市场失灵时由政府干预,虽然短期内见效,但股市一出现问题就由政府出来干预,时不时以“政策救市”,就会出现政策失灵。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点:一、股市政策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二、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三、执法不严,导致股市中市场主体预期违法成本极低。高翔:我国现行股票指数存在如下缺陷:1、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深圳综合指数,各自以沪、深市场全部上市公司的总股本为权数编制,没有体现出股市的中国特色,忽视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基本事实。2、成份指数。行业指数、板块指数、深圳成份指数,以各自样本股(部分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本为权数编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整体状况,权数忽视了上市公司整体价值和经济规模。我国股票指数与GDP的关联性:中国经济虽然近年来“一枝独秀”于世界经济格局,但股市掉头下行,市场陷入持续近4年之久的低迷行情,大约近5000亿元流通市值“蒸发”。年度GDP与上证相关系数仅为0.008,季度GDP与上证的相关系数竞是-0.385。与中国经济近4年来9%的年增速相比,中国股市呈现出“背道而驰”的明显反差,原因主要有三点:1、股市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对整个经济总量影响力也没有那么大;2、中国股市创立之初可谓是“先天不足”,股权分治,同股不同权;3、从股市运行情况来看,股市风险持续走高。伴随着股市规模的不断变大,投资者和投资行为的日益多元化,长期潜藏于股市中的上市公司质量低劣、券商风险、庄家横行、中介机构失信等结构性矛盾和违规行为却没有丝毫减弱。贺涛则从理论角度论述投资方法的四个模型和三个参数。他介绍了证券行业的投资流程,即资产配置、行业分析、投资分析、风险管理、业绩评估等。他提醒大家注意的投资要点为:一般购买龙头股票;大盘处于升市;投资前先计算好所要达到的盈亏位置;紧盯股市购买股票的条件——股价足够低、机会足够多、业绩足够好、市场结构要健全。(院研究生会宣传部  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