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千里扶琼”实践队一行八人到达实地调研的首个目的地——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菉林村。
实践队首先来到菉林小学进行走访调查。正值暑假,海南省当地支教队“美在心灵”正在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据负责人介绍,在菉林小学进行定点支教已有三四年的时间,活动进展十分顺利,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当地学生都踊跃报名参与成为支教学生。据实践队观察,菉林小学的教室、桌椅、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设备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环境良好。实践队还采访了当地村民,村民透露当地政府对教育扶贫十分重视,近年来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满足了教学需求。
实践队紧接着来到翰林镇。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当地村级道路建设基本完善,农场初具规模。为了更了解当地扶贫情况,实践队随机选取村民进行采访调查。村民谈起“一村一品”模式便滔滔不绝,表示该模式在扶贫工作中效果显著,当地政府也积极引导对于贫困村的产品销路、技术、资金等问题,该模式得到村民的认可。
此后实践队又先后走访了雷鸣镇部分村落,并针对医疗、低保等保障问题采访了村民。村民表示门诊报销比例与医疗救助补贴相对以往有所提高,包括对临时性低收入家庭也给予临时救助。
实践队在走访村落的过程中得知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遂出发前行参观。纪念园主要由母瑞山乡村文化展示馆、红军操场、红军驿站、河堤护岸步道、红军潭与马鞍岭组成。队员们通过此行了解了定安县抗战史实,且深切地感受到红军抗战的艰辛不易。纪念园中播放的海南省与定安县宣传片也让队员从另一个角度对定安县有了新的认识。
7月25日,实践队来到王桂芳老人家。王桂芳老人已76岁,家中有一位双腿残疾的儿子与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儿,以养鸡为生。王桂芳老人家十分简陋,门外林子里就是政府捐助的几百只鸡。王桂芳家加入养鸡合作社,由帮养变为自己养,成为自己的股东。母女俩在政府的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养鸡,前期的喂养食主要以饲料为主,中期以木薯、玉米、谷物喂养。另外,政府提供牛大力苗,并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据负责人介绍,卜效村作为有名的“琼剧村”,男女老少都会唱琼剧,因而扶贫战略之一即打造“品牌鸡”——“琼剧鸡”,即鸡在养殖过程中听琼剧。喂食时间一到,养殖人播放琼剧,几百只鸡都纷纷飞扑而来。因此“琼剧鸡”也被戏称为“有文化的鸡”。同时村中养殖特色土鸡--灵芝鸡,与隔壁旅游村合作销售特色土鸡,或者直接外销。据负责人介绍,此种养殖概念新颖特别,品牌效果显著。
队员们认识到,除了政府的帮扶,贫困家庭自身也是能否脱贫的关键因素。政府的扶贫工作不仅要“输血”,更要帮助贫困家庭自主“造血”,这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家庭早日脱贫。
经济学院宣传中心、实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