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当前厦门市垃圾分类推行状况,7月26-28日,“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百废待新”实践队在厦门市思明区、湖里区、翔安区展开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让队员们对厦门市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为课题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进一步调研方向。
为了宏观把握当前垃圾分类状况,实践队于7月26日前往厦门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进行调研。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厦门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环节的具体工作,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远程监控室,了解厦门市各区垃圾处理厂的基本工作与运行状况。
队员们了解到,厦门市居民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呈现着加速上升的趋势,日均产量从2000年的947吨上升到2017年的5100吨,年均增长率达到7.14%。厦门市早在2000年便开始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十多年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全民参与不足,2014年试点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80%以上,但实际参与率却仅在三分之一左右,而正确投放率则更低。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在厦门全岛全面展开,经过各种途径的宣传,居民知晓率已达90%以上,结合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以及各社区自发创新的鼓励性措施(如积分制),岛内居民的实际参与率与正确投放率已有了全面的提高。
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厦门市已编写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相关教材,并已在小学与中学开设了垃圾分类专题课程,另外也组织了一系列垃圾分类夏令营,组织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带领中小学生走进垃圾处理厂,旨在培养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与环保的意识,营造一种“儿童督促家长,全民垃圾分类”的氛围。
7月27日,实践小队前往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乌山村,对乌山村村民进行访谈并与村委书记蔡书记进行了座谈。乌山村的街头,没有任何垃圾桶,但全村干净整洁,地面无垃圾。队员们了解到,乌山村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采取“垃圾分类——上门收集——直运”的模式,根据农村“可回收物可卖”与“有害垃圾较少”的实际,乌山村采取了“二分法”分类标准——即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在管理模式上,村委会为了提高垃圾分类率,既配备了收集员,也配备了督导员。督导员大多由村两委退休干部组成,对收集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宣传方面,村委会给村民分发《致村民的一封信》,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和乌山村所实施的“垃圾分类——上门收集——直运”模式的具体实行方法,同时通过村内广播、横幅以及公众号进行宣传。
另外,蔡书记从历史的角度,向队员们介绍了乌山村十几年来垃圾收集与管理方式的变迁。早在2002年村内还没有垃圾池,村民只能将垃圾丢在田野、河流旁边,无人管理。2004年政府设置了几个垃圾池供村民丢放垃圾。2008年城镇改造,村里设置的几十只垃圾桶被合理分布到全村,并配备专门的垃圾转运人员。目前,新圩镇采取了垃圾直运的模式,既省了人工,又快速。从没有垃圾池到有垃圾池,再到有垃圾箱,再到之后的直运以及现在的上门收集,这是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地增强的过程。
7月28日,队员们走访了厦大北村、海龙小区、鸿山小区二期、水晶森林等几个社区。在厦大北村,醒目的垃圾分类宣传窗与标语随处可见,职业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会监督居民有序投放垃圾,并且会进行检查与整理,针对不自觉投放的行为会进行罚款;在海龙小区,并不存在垃圾分类督导员,但是垃圾分类车会按照规定的时间点进行收集与转运;在水晶森林,小区采用积分制,居民可用垃圾分类所获得的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随着政府宣传的推进与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得以层层推进,但依然面临着“减量不甚明显”、“配套设施与制度不尽完善”等问题,垃圾分类仍是个不可松懈的工作重点。
此次调研,“百废待新”实践队队员们走访了厦门的城市与乡村,聚焦当今城市与农村都十分重视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更为全面、详细的信息与资料,同时也对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经济学院宣传中心、实践中心、“百废待新”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