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往村来】初探厦门“流动人口之最”海沧农村垃圾分类情况

发布时间:2020-09-15浏览次数:561


75日,2020“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圾往村来”实践队,派出了许灵犀、赵迪雅、王玖玲三位同学作为实践代表,前往厦门市海沧区农村的主要区域,石塘村、渐美村、温厝村和新垵村,调查厦门农村的垃圾分类情况。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了解目前农村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进展情况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并探究农村垃圾分类的困难所在,探讨其必要性。

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个着眼点和实地样本,海沧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面,距厦门市中心 18 公里,人口近 20 万,拥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形成了独特的城中村的形式。

圾往村来小分队于75日上午7点左右到达海沧区石塘村,初步探路。队员们在村口偶遇了一位正在值日的清洁阿姨,了解到石塘村的垃圾分类还未正式进行,从现场垃圾桶可以看出石塘村日垃圾量之大。垃圾桶附近已树立垃圾分类宣传栏,效果有待观察。小分队共计采访了当地十多户村民,涉及水果店老板、菜鸟驿站、街边小摊、面包店奶奶等,了解到村民对于垃圾整治和分类的殷切期盼,但由于当地基础设施还未完善且缺乏较为系统的培训,村民们明显对分类还有些茫然。

很快,小队联系上石塘村负责环卫的陈立斌委员,在村委会进行了采访。陈先生指出目前石塘村垃圾分类的困难点:人流量大、流动人口多、农村老龄人口文化素质程度低、道路狭窄、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他也向队员们分享了目前的工作进展:从宣传栏的设置,到环卫勤打扫、垃圾勤处理,还再到在村里两个类似小区的集中居民区先行试点。未来,石塘村计划向区政府申请投入更多资金,等待区政府的进一步指令,招募监督员,并继续基础设施的完善。



中午11点小队赶赴渐美村, 小分队发现,沿途频繁设有垃圾分类的设施和宣传标语。为了解实际垃圾分类情况,小分队采访了一位开理发店的居民。他表示,村委会有宣传和教育,家里孩子在学校学习相关知识,自己平时会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随后,小队又电话采访许进赐委员,了解到了很多信息。比如经常参加垃圾分类的环保会议,对于具体落实时间则正等待上级通知,尚不确定。

下午两点,圾往村来小队前往温厝村。但由于温厝村已搬迁,队员们便以电话采访的方式联系了当地环卫负责人。负责人表示,温厝村是拆迁小区,农民从温厝村搬到了另外的社区,社区有进行垃圾分类。但因为原来大多是农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认知都不是很高,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他还表示,社区与农村相比,人口更加集中、稳定,更好管理。

紧接着,下午三点,小队前往了更加偏僻的新桉村委会。新桉村人口流量大,主街道两侧都是商店,目前尚未实行垃圾分类,主要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小分队走了一圈,只在村口见到有垃圾分类宣传栏,也并未设置垃圾分类的有色垃圾桶,而是集中放置在一处,也证实了其目前还未达到垃圾分类的阶段。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小分队很幸运的能走进实地,用眼睛捕获的真相,验证亦或推翻脑中原定的结论和已有的知识。垃圾分类的时代正在来临,农村可以缺席吗,或者需要出席吗?“圾往村来”实践队正试着给出答案。



/许灵犀

/王玖玲 赵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