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成为新兴消费热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文物保护力度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品牌逐步树立……为探究天水市文创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状况,2020“我的返家乡故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门国际银行别创一阁实践队于7月26日至28日前往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41号附近的66号文化创意园开展实地调研。
7月27日上午,别创一阁实践队队员按照约定时间来到砚房背后66号文化创意园,受到了董事长刘晓武先生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在对文创园进行了基本了解和参观之后,在四方馆对原秦州区文化局局长秦毅敏先生进行采访,了解了文创园创立之初的故事。
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是全省第一家群众创业、文化创意平台,选址百年老宅——“天人合一”的贾家公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与新时代文化创意的融合。贾家公馆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砚房背后,南临胡氏民居北宅子,东临秦州区人民政府,西为电信大楼,背接砚房背后古民居,是典型的清代院落。局长告诉我们,贾家公馆院落为三进制,是西北唯一一个宫廷式建筑与民宅相结合的宅院,贾乐玺时期修建此座宅院,其孙贾赞绪在民国任职时居于此,增建了贾氏祠堂。如今,古宅新貌,贾家公馆被改建成了天水文化创业园,一跃成为天水文化的新地标。大门口墙壁挂满各种民间文化单位的不锈钢金色牌匾,像是英雄胸堂挂满熠熠生辉的勋章,这就是对古宅最好褒奖。
谈及文创园名字中独特的“66”来源于何处,秦毅敏先生娓娓道来:“66号文化创意园名字的来源有三点:一是文创园董事长刘晓武先生的姓氏‘刘’与数字‘6’谐音;二是灵感来源于被称为‘母亲之路’的美国66号公路,是世界经济繁荣的象征,借鉴于此,取名‘66’寓意希望文创园称为天水市经济、文化的象征;三是文创园所在地前门门牌号恰为66号。”
“66文创园包含四座院落,从进门依次为砚房会、天工坊、葫芦居和四方馆。四方馆即‘云集四方’,所有的文化创客们在四方馆聚集谈论,交换意见、迸发灵感,若不谋而合,便去葫芦居深层次交谈。葫芦居主要是创业咖啡馆,创业的人可以聚在这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奇思妙想,交流激荡思想,引发头脑风暴,迸发创意灵感。《伏羲考》说‘葫芦即伏羲’,《水经注》说‘因纪念伏羲而得名’,因此为纪念伏羲命名‘葫芦居’。有了思想理念,之后便是去天工坊进行加工,通过3D打印技术就可以实现产品模型的生产和小规模制造,最后在砚房会把这些创意成果和创意产品展示出来。在新中国解放初期,文创园所在地的那一片巷子是天水市文房四宝进行交易的地方,人们称此地为“砚房背后”,文化产品汇聚在砚房背后,因此得名‘砚房会’。”秦毅敏先生后来又向实践队介绍了文创园中各个院落的命名。
经过这次对原秦州区文化局局长的采访,别创一阁实践队对文创园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为之后实践队队员们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奠定了基础。
文/李融
图/厦门国际银行别创一阁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