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来植往】走进海鲜市场,了解威海生鲜的经营之道

发布时间:2020-09-13浏览次数:213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也动摇着许多行业的发展直到20203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平稳,各行业在国家和政府的的统一指导下逐步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回归正常的发展轨迹这个特殊的暑假,本着“实践不跨省”的安全原则,“我的返家乡故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门国际银行殖来植往实践队全员均居住于威海市保证安全的前提下,20208月开展“探究威海市特色农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课题的实地调查活动。



威海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自1997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为威海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2013年以来,威海市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资金对果业、海洋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并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威海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水产业是威海特色农产业之一,无论是虾夷扇贝,海参鲍鱼,还是特色鱼类的养殖,都是全国乃至周边国家海鲜市场的优秀供货来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伴随着绿色发展等最新要求的提出,威海市的水产养殖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实践内容聚焦于威海市特色产业——渔业的发展,从渔业产业链的初级到高级进行了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而实践队实践调研的第一步便是产业链初级方面的养殖业和海产品粗加工业。



实践队成员们出发来到调研地——荣成市西海海鲜市场,这里主要聚集着鲍鱼养殖户和粗加工海产品的销售商。虽受疫情影响市场内有少数店铺关了门,但是大多数的活鲜店敞开了大门,不时有大货车进进出出。特色海产品中鲍鱼、海参等最为出名,于是一起走访市场内多家以鲍鱼、海参为主要卖品的海鲜店。对于鲍鱼养殖户而言,经了解队员发现,其产业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营模式,各个商家基本都有了稳定的鲍鱼苗的供应商和鲍鱼的收购商,并且销售更多的是针对大宗交易,以此将鲍鱼分散到全国的餐饮业市场和海鲜零售市场,整体的经营情况相当稳定,因此他们对电商这种销售渠道并未有很大热情。



但是这也有很强的冷热季,由于地域风俗,逢年过节时市场对鲍鱼的需求量便会达到高峰。为防控疫情、减小医疗压力,国家实行的全国性隔离,使得货品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是山东省内的运输流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加上活海鲜的保鲜时间不长,货品不能及时销出会导致海鲜变质,无法销售,部分店铺由于年前提取大量鲜活海鲜,销路不畅、海鲜变质造成亏损。不论的市场的萎缩还是运输的损失都让养殖户损失不小,许多家店在疫情前后的销售量都出现一定幅度的降低



/余彩娟 杨兆东 王玮霞

/余彩娟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