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5日至10日,厦门大学经济学科金融学国际化试点班“钱塘增值”实践队,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开展了暑期“体验式教学”活动。实践队在金融系副教授黄娟娟、院团委书记刘莉颖、团委副书记赵小姝、工程师李祥等指导老师的带领下,12名大三学子走访了杭州市多家知名企业与重点高校,零距离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感悟企业社会责任,探究金融科技与改革精神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图1 实践队员到达杭州
体验式教学是厦门大学经济学科金融学国际化试点班的特色必修课。它是在学院专业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事业单位,沉浸式体验金融、经济、社会的一门实践课程。其围绕“社会责任”“行业与企业价值”“金融战略与领导力”三个主题,由师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由资深教授和专业导师带队,深入企业参访调研。
本次实践的杭州线,是体验式教学的最新线路。教师带领学生参访了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同花顺、恒生电子、海康威视、中控集团、吉利汽车、网易等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并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就“经济学科课外实践教学”开展了经验交流。
恰同学少年 鹰击长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青年人寄予的殷切期盼。本次实践中,首先令队员们感到惊讶的,不是精密的控制系统,也不是高端的金融软件,而是参访企业中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青年劲儿”。
在杭州,青年人已成为科技企业的主力军。走进网易、恒生电子、同花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同学们总能看到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队员们差不多年龄的年轻员工随处可见,来来往往,有的人在会议室为新项目设计激烈争论,有的人在程序办公室认真编程,指尖的残影在键盘上飞速舞动,有的人在食堂餐桌上还在与同事讨论新的构思。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在楼道间的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在咖啡厅的灯光下阅读行业杂志。这些年轻人的眼中洋溢着激情,给整个企业带来了一种紧张而不拘谨、轻松却不随便的氛围,这给队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令同学们振奋的还有青年员工的创造力。蚂蚁集团向我们讲述了网商银行农村金融王越团队的故事:这是一个设计农村贷款信用评价体系的团队,队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几年如一日地走进基层农村实地观察农作物质量,提出用“遥感卫星+算法”的形式判断种植类别和质量的想法,帮助近千万农民获得了贷款,卖出了产品。为此,实践队师生都深受触动,为这样一群把青春奉献给社会的年轻人点赞。
“蚂蚁集团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恒生电子64%的员工是‘90后’”……参访中,几乎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都会自豪地向队员们介绍年轻员工在自家企业中的占比。“人是企业的财富和未来,怎么把年轻人留住、留好,是杭州乃至中国所有大数据云计算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恒生电子LIGHT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黄琪先生如是说到。在杭州这座以互联网经济见长的城市中,招纳更多年轻人不仅意味着企业将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也意味着企业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创新潜力。从网易公司给员工的住房补贴,到同花顺的免费食堂,在招贤纳士的竞争中,企业间各种员工福利政策轮番上阵、百花齐放。队员们在感叹青年人活力工作的同时,也看到了企业在背后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在新时代,青年人具有中流击水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里很难感受到我们年轻人的力量,直到走出来看看,才发现自己未来的舞台是如此广阔”,一名同学无意间道出的话语,真挚地表达出其他同学对自我未来的期待。
图2 (左)恒生电子早9点,许多年轻人在排队上班打卡
(右)交流会上,恒生电子向实践队师生介绍公司“90后”员工占比
金融科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最初是阿里巴巴提出的公司使命。随着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蓬勃发展,在本次实践中,大家惊喜地发现,这句话已不再是“阿里专属”,而是成为这一行业所有企业的共同愿景。
做生意的本质是交易,而支撑交易的是精准的数据。在恒生电子,LIGHT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黄琪先生,向实践队师生介绍了恒生大数据与云计算业务在全国主要券商和银行机构中的应用,并利用投资者实践教育中心为师生们现场演示了LIGHT大数据服务的操作过程。一系列直观的教学帮助大家回答了“云计算是什么”“为什么金融需要大数据”等问题。在同花顺,大数据对金融的服务作用更加凸显,作为一家运营炒股软件的公司,大数据完成千秒级运算,并将财务分析结果投送到投资者手中,这是保证投资决策可靠、信息掌握准确的关键过程。在蚂蚁集团,“大数据+遥感”直接被应用于分析全国近千万户农民的作物长势、耕种面积,并以此作为网商银行是否提供贷款的信用评级依据。大数据让各种金融服务更加精准,让交易更加便捷。着力布局“大数据”,已经成为各大金融科技公司的共识。
图3 (左)蚂蚁金服介绍金融科技在网商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中)同花顺介绍其大数据业务的战略构想
(右)恒生电子介绍其大数据云计算在日常交易场景中的应用
参访过程中,同学们还了解到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金融产品和公司服务。如何在几秒钟之内获取一家公司的基本财务指标分析?能否通过语音录入实现对企业人员的鉴别保障企业信息安全?这些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都能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前者为例,在同花顺集团,李振科工程师向师生们介绍:“我们的人工智能目前能够做到在3秒内提取数据库数据,并生成可视化财务图表。”这样的功能,对于渴望即时性财报分析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福音。李振科还向师生们介绍,同花顺已经将人工智能作为公司未来最重要的战略级业务,将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语音技术、搜索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代表技术,为大量企业的金融数字化、智能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不仅降低了交易的难度,也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保障。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没有难做的生意”在中国将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实践队员们一方面认识了金融科技的广阔应用前景,也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要活102年”——从阿里巴巴窥探改革精神
无论是在蚂蚁集团,还是阿里巴巴总部,工作人员都会反复向队员们介绍“102”这个数字。“102”是指阿里巴巴的企业目标——从1999年创立一直存活到2100年,这其中刚好跨越三个世纪,共102年。要这一目标的,靠的不是安于现状的自满,而是敢想、敢做、敢于突破的改革创新精神。
阿里巴巴的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师生讲述了一个故事:
2009年,天猫第一次举办“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时,“双十一”的交易规模还不大,仅仅依赖于IBM SYSTEM P5服务器,阿里巴巴能够实现当天所有的交易运行存储。但是,随着双十一规模愈发庞大,阿里巴巴不仅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购置这一服务器,还面临着用完即弃的浪费风险。为了解决这一可预见风险,早在2007年,王坚就向马云提出了自主构建阿里云的提议。提议一出,不仅社会上一片嘲讽,就连公司内部微博也被质疑声刷爆。人们都觉得,阿里巴巴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种小事就大动干戈,实施一个如此高难度且昂贵的解决方案。
但是,在马云等高层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四年的研发,王坚团队带来中国第一款自主云计算平台“飞天”。这一技术直接使阿里实现了“去IBM化”的目标,且为阿里带来了近4500亿元的收益。
这个故事让实践队师生备受鼓舞。一位同学说:“这样的故事其实在励志书籍上经常看到,但是今天在阿里公司设身处地地站在王先生的境地去感受,才明白面对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创新是多么不易。”
图4 (左)成功开发出阿里云后,阿里巴巴最后一台IBM水机
(右)实践队师生与阿里巴巴工作人员畅谈企业创新与文化
这种不惧杂音,敢于打破陈规的故事,在阿里巴巴并不鲜见。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阿里巴巴任何人都可以在内部论坛上提出新的想法和意见,甚至反驳高层领导的意见。只要意见科学,不论支持者多少与否,公司都会全力支持。敢于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改革,是阿里巴巴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文化之源。
改革创新精神当然不止限于阿里巴巴。在参访中,同学们发现,几乎所有参访企业都将50%以上的员工安排于研发岗位。海康威视将自身的安防数控技术与智慧城市金融深度融合,让杭州数字城市水平大幅跃升;中控集团、吉利汽车等企业始终将实业定位为企业核心,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为城市运行、工业管理等提供服务。
图5 海康威视设计的金融服务舱
行走在杭州,改革创新为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智慧“西湖”为游客的出行规划和游览体验带来便利;不管多么偏僻的地区,都能骑到的“哈啰单车”,让“最后一公里”没有阻碍;由人工智能统一管理的智慧便民服务亭,为旅途劳顿的行者提供休憩之所……改革精神让杭州变得更美、更快、更人性化。
图6 黄娟娟老师向浙大经院师生介绍厦大经济学科金融学国际化试点班的体验式教学课程
图7 实践队师生交流实践心得
实践队在本次活动中收获满满,对青年使命、金融科技和改革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黄娟娟老师坚定地鼓励队员们说:“大家要怀揣一个远大青年梦,学好课本内外的知识,把敢想敢做的改革创新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厦大国金班学子一定能学得好、走得远,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金融人。”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创新金融学国际化试点班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包括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构建一系列教学科研体系,提高了学生参访学习的质量,走出了一条校园教学和校外参访学习相结合的新路子;与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了厦大浙大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优势互补。迄今为止,“体验式教学”已经成功开展了五年。教师带领学生参访沪深、新加坡、台闽等地金融机构与企业累计40多家、50余次,为厦大经济学子学好行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水平金融人才奠定了基础。
图/党予泽 王辉龙
文/党予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