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予爱茕孑”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走进厦门市集美区的黄地村,针对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调研。
黄地村是集美区最偏远的山村,距离镇政府有25公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村中常住人口以老人为主,属于典型的“空心村”。
经过接近四个小时的车程,“予爱茕孑”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黄地村。在幸福院中,实践队的队员们受到了两位助老员和十几位老人的热情款待。
黄地村现有的幸福院大约90平方米,供老人进行日常的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幸福院会定期举办免费理发、集体庆生等活动,并且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同时开展消防安全、健康知识等方面的讲座。据了解,在政府补贴下,新的幸福院正在建设,建成后将会解决目前由于空间限制,全村老人不能同时参与活动的问题,同时也提供更多样的服务。
实践队采访当地老人
在对老人的采访中发现,老人们的年龄大多为七八十岁,子女在外工作,一般过年才会回来。老人们平日在家干农活,偶尔去幸福院泡茶聊天,听讲座。由于缺乏指导,老人们基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实践队员对黄地村的助老员也进行了采访,了解黄地村养老的基本状况以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助老员指出村内无卫生所,医疗服务条件较差,看病极为不便。村内老人看病拿药需要历经1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距离村子近三十公里的后溪镇。且黄地村地处偏远山区,公交车班次少,就医难度更大。
实践队采访助老员
“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空巢老人常年缺少陪伴,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同时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等方面也存在隐患。予爱茕孑实践队抓住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痛点,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空巢老人的需求,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里接受教育。
实践队黄地村合影
予爱茕孑实践队队长刘子若说:“爷爷奶奶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的队员,身为予爱茕孑实践队的一员,我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亲切的交流中建立起情感的纽带,为老人家送去温暖与陪伴,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不再孤单。”
全体实践队员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能够感受到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身处山村中的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医疗、交通方面的问题。期望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改进提出参考建议,帮助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大学生助老志愿服务力量进农村的具体路径。
李佩玲、朱致阳/文
“予爱茕孑”实践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