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榜样:我们身边的雷锋力量--记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李飞龙

发布时间:2012-05-22浏览次数:

李飞龙,经济学院2011级硕士,用自强解读“感恩、奉献、责任”。
“感恩和责任是一切的动力,它们在一开始时虽然已存在,却也是在自我努力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强化的,当然,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以及咱们厦大感染力十足的志愿风。”李飞龙从容而淡然地谈着几年间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成熟、乐观、透露着睿智的光芒。那是我们不曾经历过的艰辛,也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勇气。
于他而言,感恩与责任是“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生于农村的李飞龙家境贫寒,父亲为筹学费而进城务工,却不幸得了恶性癌症,从此只得靠体弱的母亲打工来维持生计。这样的生活并没有让他终日沉浸在忧愁的情绪中——“我不希望因为我而影响周围同学的生活,我喜欢把快乐当成一种传染病,每天将它感染给我所接触的社会和人群。”
于他而言,感恩与责任也是“参与公益、回报社会”。父亲病危之际同学们的真诚帮助让他下决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谢。大学期间,他加入了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尽管课业压力和兼职工作已然投入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学习和工作之余李飞龙仍然尽己所能地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支教,扶贫,关爱孤寡老人、海边清洁、交通协管……只要是社会公益事业,他都积极参与。
在付出中成长,在成长中体味付出的快乐。2011年,李飞龙同学获得了厦门大学“三星青年志愿者”称号,并开始担任学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执行主任一职。谈起这一切,李飞龙显得严肃而淡然:“从一个普通志愿者,到现在的青协主任,每一步都受益良多:普通志愿者的过程,让我体会到常常帮助人的快乐;然而个人即使做得再多,也不如万众一心,所以现在的职位不仅能帮到更多的人,也能让我号召更多的人去体会从事公益事业的快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李飞龙的事迹被同学们传为佳话。在他身上闪耀的,不仅有坚韧刻苦的惊人毅力,不仅有感恩图报的温温真情,还有他作为当代大学生、当代厦大人的缩影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的感恩与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