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相传】重走长征路,继燃革命情

发布时间:2016-07-21浏览次数:

【星火相传】重走长征路,继燃革命情

——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星火相传小分队

                                                           作者:代晨晨

 

游击队司令部、红军银行、临时革命医院……一个个口耳相传的名词、一幕幕历史书页上泛黄的画面,如今活泛在眼前,成为一幕幕生气四溢的篇章。在“两学一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闽赣交界红军革命红色基地——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以后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做准备。

初入水尾,情怀满腹,菡萏飘香。漫山遍野的荷花渲染着独属于这个红色故地的宁静优美、自然纯朴。人人安居乐业,生活闲适,似是避世的自在,又像是一脉传承、心系天下的大境界。水尾村红军大礼堂外,漆黄坚实的土墙外,红色的五星无声地耀眼,肃穆庄严。入内,素雅的青砖还保留着当年的斑驳痕迹,楼顶上细致的竹活体现了人们的重视与细致。一排排简陋却整齐的木质桌椅,主席台上一副乡镇的俯瞰图,仿佛重演了曾经的高瞻远瞩,再现了当时的绝地反攻。高高的横幅还未拆除,上书“客坊乡‘两学一做’知识竞赛”。客坊乡人大的刘主席告诉我们:“两学一做”的精神都要认真学习啊,你们要,我们也要!。

接着,刘主席还带领我们参观了红军兵工厂旧址以及建宁红军医院旧址。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旧址门前已有两百年树龄的女贞子树,还是鲜为人知的功臣之一。时任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因操劳过度,感冒发热患了疟疾,而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治疗效果不好,最终还是当地村民土郎中谢辅生用红军医院门口的女贞子树叶配制了几贴草药,治好了彭德怀的病。这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红军医护人员就地取材,那颗女贞子树还救治不少红军战士的伤病。如今,在这生态优良、依山傍水的山水福地,女贞子上还结出了珍贵的灵芝。都说,人民的胜利属于人民,此话不假。无论是将士们前方冲锋陷阵,领袖们后线运筹帷幄,医院里一针一线,伙房里一汤一饭,国之危急,中华儿女在各自岗位上倾心尽力,力挽危澜,最后的胜利属于每一片浸润红色精神土地上的人民。

我们还参观了苏区银行旧址,这可是咱们专业对口的好地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哪里护家国。最后我们来到了当时的司令部旧址,有一片显眼的开阔小庭院。在我们提出岂不是毫无隐蔽安全时,刘主席就略带自豪地给我们展示了墙上的隐秘:轻松挪动几块活动墙砖,朝外的墙面便成了无人注意却视角良好的狙击点。在敌人放松警惕之时,打一个措手不及,赢一个出奇制胜。这便是细节之处不容小觑的大智慧了。

回程途中,略有疲乏,但脑海中却出现了苏区人民用一砖一瓦砌出碉堡、用顽强抵抗杀出血路、用艰苦卓绝赢得胜利的辉煌篇章。这必是有牺牲有鲜血有分别的苦痛,却换得如今血脉传承下的平静温馨、轻松自在。这是祖辈留下的幸福的密码,红色精神恒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