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光e彩】社会实践第一弹之厦门老年大学

发布时间:2016-07-21浏览次数:

【耆光e彩】社会实践第一弹之厦门老年大学

——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耆光e彩小分队

作者:王思丹

调研地点介绍:厦门老年大学经中共厦门市委批准于19854月创办,学校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增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一所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并初具规模的综合性老年学府。       

目前,学校开设文史、保健、艺术、体育、实用技术、时事政治等六大类43门课程。有131个教学班(83个室内教学班,48个室外健身辅导站),5833名学员(室内教学班2294人,室外健身辅导站3539人)。成立有校艺术团(下设合唱、舞蹈、时装模特三个团队)、校老体协(下设太极拳、木兰拳、腰鼓、气排球、健身球圈操、体育舞蹈六个专委会)、以及摄影、书画、诗词、中医养生等专业学会,办有《厦门老年》报,建有校园网站。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厦门老年大学,就是觉得这个老年群体有着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高的学习热情,是一个很好的调研样本。

 

626日,经济学院耆光e彩小分队出发前往厦门老年大学,虽有提前联系,但是还是怕被拦下,然而事情却进展得异常顺利。门卫叔叔热情地帮我们打电话到教研中心,被告知有空后贴心地告诉我们怎么走,楼高可以乘电梯,瞬间被暖到了呢~教研中心的老师也特别和蔼亲切,了解了我们要采访的大致内容后耐心地为我们提供了资料,谈了就老年大学老人们使用手机的现状,还说了她的想法和建议。(全程热情地叫我们坐着聊,然而可能因为进老师办公室习惯了站着(悉心听取老师教导.jpg),坐在那儿总感觉咋那么不舒服……欠虐)

 

我们从老师地方得知,许多老人会自己通过网上报名参加大学课程,也有一部分是子女帮忙报名的。去上大学的老人基本都换上了智能机,会用微信与身边人聊天,有些还会用掌上公交之类的app。但是很多老人在下载、卸载app方面仍不熟练,分不清流量与wifi的区别。 我们还从老师地方了解到,对老人普及移动互联的主要问题在于老人的观念。60岁以内刚刚退休的这一批老人观念基本没问题,都可以较好地使用手机;但70多岁的老人相比就较难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思维比较固化,接受起来较难。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随着交流的增加,我们发现厦门的老人总体来说比较潮,超过我们的预期。

 

总的来说,首战还是非常顺利的~虽然实际情况与我们预想的有所不同,但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老人的诉求,调整我们的行程计划。

最大的感受大概就是:厦门的老人,比我们想象中的潮很多啊(老司机666

经济学院团委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厦门老年大学,就是觉得这个老年群体有着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高的学习热情,是一个很好的调研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