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言医行实践队】广东调研之一 得人和访谈顺利 小幸运意外之喜

发布时间:2016-07-21浏览次数:

【家言医行实践队】广东调研之一 得人和访谈顺利 小幸运意外之喜

——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家言医行小分队

 

郑丹晖

    714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家言医行实践队的广东调研正式拉开帷幕。实践队在广东省的调研将在深圳市、广州市进行。

    上午九时,一名队员与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工作人员吴先生进行访谈。吴先生虽然公务繁忙,但仍然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了队员的电话采访。吴先生耐心地回答了队员的问题,向队员介绍了罗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现状及政府支持力度,提出了罗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剖析其成因。吴先生的介绍令队员们获益匪浅,电话访谈取得成功,为实践队的广东调研取得开门红。

    下午三时,实践队的两名成员作为先遣部队前往深圳市,来到宝安区人民医院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分别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项目负责人与工作在第一线的家庭医生进行访谈,希望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情况。

    首先,队员们采访了大浪社康中心的徐主任。徐主任负责宝安区人民医院下辖11个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项目管理与考核,对宝安区乃至整个深圳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徐主任首先告诉了队员们宝安区及深圳市家庭医生的签约率。接下来,徐主任告诉队员们,深圳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方面来自家庭医生人力短缺,另一方面来自深圳市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所引发的家庭医生工作的不便。紧接着,徐主任介绍了深圳市家庭医生的培养模式与评估标准。最后,徐主任介绍了宝安区采用的两大成功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一是政府补贴的提高,二是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转正激励,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了解在一线工作的家庭医生的工作情况,队员们还采访了大浪社康中心的护士长。护士长拥有丰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历,并热心地与队员们分享以她为代表的深圳市家庭医生的工作情况。护士长介绍了家庭医生为所有签约家庭提供的服务项目,并特别介绍了为老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的服务项目。同时,护士长还用“候诊病人一直排到社康中心门口附近的地铁口”生动地描述了家庭医生巨大的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进一步反映了家庭医生的供给存在较大缺口。

    就在访谈结束即将离开大浪社康中心之际,队员们偶遇了广东省某高校医学院学生黎同学,并与之进行交谈。黎同学告诉队员们,虽然医学生可以通过“5年本科+3年岗培”的模式成为一名正式编制的全科医生,既节省时间成本,又觅得新出路,但由于传统的向专科医生寻求医疗服务的就医观念影响颇深,绝大多数居民都对新兴的全科医生存有疑虑,就连大多数医学院学生也更希望成为认可度更高的专科医生。因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中国的推广任重道远。

队员们通过对家庭医生项目负责人、家庭医生、医学生分别进行访谈,从不同角度了解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深圳市的发展现状、推广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这些信息与队员们前期从资料中获得的信息相辅相成,帮助队员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了深圳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相关情况。广东调研第一天任务的顺利完成,鼓舞了队员们的士气,接下来队员们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更加严谨的态度完成后续的任务。

经济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