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海韵经厦”实践队走访渔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1-07-31浏览次数:

2011728日星期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海韵经厦”实践队走访了位于蜂巢山路37号的渔业协会,与会长进行了交谈,这使队员们对厦门市整体渔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烈日炎炎,从厦大西村出发的队员们顶着酷暑,向蜂巢山路进发。经过一些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位于层层楼梯之上的渔业协会,当迈进大门看到协会办公人员和蔼可亲的笑容时,我们紧张的心情立即一扫而空。可得知张会长并不在办公室内的时候,一份焦虑纷纷涌上我们心头——我们害怕错失这次宝贵的交流。

可是,上帝眷顾的是有诚心的人,当队长非常礼貌地通过电话与张会长进行沟通之后,张会长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了,答应亲自过来同我们实践队进行面对面交流,大家欣喜不已。不到一刻钟,一位面容和善的伯伯走了进来,看到伯伯的笑容,顿时增添了许多亲切感。张会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厦门市传统渔业发展的现状,总的来说传统渔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退化的趋势,其中捕捞业在经过八十年代至两千年的辉煌之后,不断退化,现仅存渔船两千多艘,而占大多数的还是体积较小的打捞渔船,拖网渔船和灯围渔船都只剩下零星几只;而养殖业主要集中在集美、同安等少数几个地区,难以形成规模;目前较有竞争力的传统渔业表现在水产种苗业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对虾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半数,而随之而来的水产加工业也是目前传统渔业当中少有的具有较高收益的行业。

经过他的这一番介绍,队员们纷纷皱起了眉头,大家对于张会长介绍的这样的现状感到了担忧,同时对现状渔业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强烈好奇。张会长仿佛看破了我们的想法,微微一笑,向我们介绍都市渔业所带来的新的生机。其中涵盖了休闲渔村、休闲渔船、休闲餐饮和旅游业,这些新注入的血液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以往粗放型的捕捞大不相同,同时也符合厦门市目前的定位,促进了厦门市经济的发展。

当我们渐渐松开了眉头的时候,张会长向我们提出了他担心的一个问题——厦门市远洋渔业的发展问题。因为目前国内企业的经济价值的追求导致远洋渔业的目标主要以像金枪鱼、鳕鱼等具有很高价值的鱼类为主,而忽视了往往鱼类较多但是价值量较小的中上层鱼类资源,这样导致了生态稳定性的破坏并且使得原本应该利用的资源得到了忽视。这个问题是张会长非常忧虑的,同时他对政府的扶持力度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存在的转型还大大需要政府从税收、政策、财政补助等多方面的帮助,现在仅有的引导一定是不够的。

听了这么多,我们队员仿佛都焕发了新的神采,各个眼睛雪亮,信心满满。我们不但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同时肩上仿佛背负起了张会长最后那几个问题交付的使命。渔业的道路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也会为之不断努力!最后,张会长与我们合影并写下“深入实践,锻炼成才”的寄予,为我们此行划下了圆满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