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科技先行

发布时间:2011-07-31浏览次数:

728日,“望厦农情”实践队一行九名队员一同参观了位于厦门市东部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东部固废处理中心位于翔安区新圩镇东寮村,于20081229日投入试运营,根据规划,这将是是我市唯一集垃圾分拣、堆肥、焚烧发电、动物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等功能为一体的垃圾处理基地。为有效防止垃圾渗滤液渗透,避免影响地下水和流域的水质,处理中心防渗工艺采用了国内先进的双层高密度聚乙烯膜,垃圾渗滤液通过事先铺好的地下管道汇集到渗滤液调节池中存储,再用槽车运往翔安污水处理厂处理。待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所有垃圾渗滤液将通过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实现中水回用。

 早上十时许,实践队成员们乘车到达了目的地——东部固废处理中心。队员们首先在办公楼的前厅参观了固废中心的展板,了解了中心二期工程的结构。随后,副厂长为我们介绍了固废中心目前的建设情况。副厂长告诉我们,固废中心主要有三条产业链,分别为:

    垃圾分类及堆选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厂/动物无害处理厂/填埋库区

    渗沥液调节池/沼渣综合处理厂/污水处理站

    废旧家电处理厂/废旧汽车处理厂

目前已经在使用的是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站,其他部分都还在建设之中。

       最后,大家又一同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 垃圾焚烧发电厂。据悉,垃圾焚烧发电厂预投资2.8亿元,其中施工费用约1亿,设备投入约1.5亿,计划每吨垃圾处理收费约160元。整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分为四大系统:电气系统、热控系统、锅炉系统、汽机系统,采用生物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能量转换形式。

      今天的参观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垃圾处理厂是整个垃圾回收处理的末端,在这个末端里,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只有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终有一天,我们可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