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泉州本地人一定会知道,在文化宫外,每晚都会搭台上演精彩的南音表演,当你晚上路过此处时,定能看到许多中老年人、外来打工人员,还有一些年轻人和小孩子认真地看着演出,他们时而咧嘴大笑,时而在乐声中悠然陶醉。
7月26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来到幕后,融入南音乐社社员中,面对面感受家乡的南音文化。南音社吴社长和他的好朋友,同为南音爱好者的陈先生一同接待了实践队一行人。
一进入乐社,就看到几位和队员们年龄相仿的少女正在弹奏琵琶,她们正在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练习。短暂的讨论后,队员们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留下来继续欣赏姑娘们的练习,一部分队员则随社长到办公室进行采访。
吴社长和陈先生都是和蔼又健谈的人,他们先是热情为队员们泡茶,又招待客人们品尝蜜饯,两位老人的亲切让这些不是科班出身的队员们放下了忐忑的心,采访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
吴社长首先说:“南音真的非常美,现在我一天不听(南音)都不行。”正是这份热爱与执着,吴社长在没有工资还时常要自己出资补贴的情况下,依旧坚持为乐社做贡献,他认为,老年人只要开心就好,能尽力为南音做点什么就很舒服,也希望多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吴社长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队员们。
在随后的采访中,吴社长还向队员们介绍了他对社员们及演出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的商业社团,南音乐社的社员们更看重精神上的收获,不管有没有观众,他们寻求的是自己内心的愉悦,正如陈先生所说:“南音最早是晋朝的宫廷音乐,并不是想表演给谁看,而是自我的升华。”即使是风雨天气,只要有一位观众,他们也会坚持将3小时的演出进行到底,因为要对得起每一位观众。在社长的带领下,社员们每天早上都会对晚上的表演进行准备练习,绝不会临时抱佛脚,更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基于对高品质的追求,文化宫南音乐社在泉州众多民俗社团中可谓佼佼者,经常收到来自各方的表演邀请,不仅仅在泉州,更是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因为“南音是最能代表泉州的传统文化,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活化石。现在的年轻人虽然听不懂也不喜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相信你们一定都会爱上南音。尤其是你身处外乡时,这样的音乐是非常容易联络人们的乡情的;当你重回故里,再听到这熟悉的音乐,更是会感触良多”,吴社长肯定地说。
在采访进行的同时,另一部分队员们也沉浸在南音的世界中。炎热的夏天里,那悠扬的琵琶声和着习习凉风,队员们如痴如醉,尽管不能完全听懂曲子的内容,但曲子本身的旋律就足以动人心弦。多数队员们都是第一次完整地听完一曲南音曲目,这次的参访让他们认识到,原以为只有老人才爱看、爱听的这些缓慢曲调,今日听来也是意犹未尽。
练习结束后,吴社长、陈先生及演员们和队员们合影留恋,吴社长更是为实践队的队员们写下了殷切的祝福与深切的期望。临行前,吴社长对队员们表示感谢,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南音,为南音保存和发展尽力所能及之力,这也正是实践队此行的目的。此次参访,队员们深受感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乐府溯风”实践队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