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重点实践队“绿途行知”一行十二人分为两组,先后抵达武汉市与杭州市,开始了两地调研之旅。实践队的研究主题是“大气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此前,小队已经完成了在厦门的调研,此次在杭州和武汉的任务,即是继续完成在这两个同级城市的调研,并将三个城市的相关实践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武汉——在改善中求发展
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旅游资源丰富。2014年,武汉市旅游总收入达508.65亿元,占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约11%,对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然而近年来,雾霾频发的现象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大气环境。
实践队先后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和黄鹤楼,开始了问卷发放的工作。在武汉参观、游览的游客望着窗外晴朗却略显灰沉的天空,纷纷对武汉的大气环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从游客的反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游客认为武汉存在一定了大气污染,对生活构成了一定影响。
之后,为深入了解武汉市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大气状况,实践队走访了武汉市旅游局和环保局。在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市的大气环境较之过去有了一定好转,三峡大坝的投入使用,为武汉市带来极大的效益。同时,政府坚持推进旅游标准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打造出了独特的“两江四岸”旅游资源。在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2014年全年的空气质量相较去年已有一定改善,政府也将继续稳步推进“黄标车以及老旧车淘汰”,“蓝天工程”,“各区空气污染治理绩效考核”,“加强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对大气环境具有显著改进效果的政策。
杭州——“水光潋滟晴方好”背后的疑惑
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以西湖风景区最为著名,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然而随着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的出现,杭州也遭遇了雾霾天气的困扰,仅2014年一年,杭州的雾霾天数即为154天,与人们印象中青山绿水的感官大相径庭。
为了解真相,实践队首先在西湖景区向游客和市民发放问卷,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调查中,游客普遍表示杭州的空气质量较好,之后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多数游客都认为杭州的大气环境很好,不觉得杭州存在大气污染,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这与去年154天的雾霾天数出入较大,带着疑虑,实践队出发前往杭州市国家基准气候站和旅游委员会。
在气候站,工作人员表示,2014年杭州雾霾天数确为154天,但市民并没有明显感受,是因为目前的观测手段和设备还无法有效的将雾与霾区分开来。因此,仅使用雾霾天数来断定空气质量是有失偏颇的。同时,他也指出,杭州大气污染现象也确有存在,且冬季雾霾等污染现象出现较为频繁,对人民生活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旅游委员会,实践队得知,去年一年,杭州市先后印发三次《杭州市旅游目的地环境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并在新浪、腾讯微博平台上开通“杭州旅游质监”微博。此外,旅游监管部门还会同环保部门展开联合行动,对景区内机动车排放进行严格控制,保护景区内旅游资源和环境。
经过七天的调查,实践队对于武汉、杭州两地的大气环境和旅游业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政府部门保护环境的决心和有力手段,这其中,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对工厂废气排放的治理都有着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实践队将整理好厦门、武汉、杭州三地的调研数据,探索环境污染的真相,为大气环境治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绿途行知”实践队 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