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星火”实践队走访银行等金融机构

发布时间:2013-03-05浏览次数:

2013223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星火”寒假实践队走访了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调查了解了市场上所推出的关于规避外汇风险的相关金融产品的种类及效用。

据了解,早在20059月,中国政府就陆续颁布了可以使企业提前锁定换汇价格的人民币远期执照,然而外汇远期的运用在向大部分外贸企业推行时受到了不小的阻力,相对于国外发达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中国的境内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人民币兑美元的风险规避手段比较单一,可供选择的交易品种为数过,。一年期以上的人民币兑美元的远期合约市场流动性也较差。

实践队员调查得知,以前我国外汇市场可供企业利用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仅有6款产品,如加以归类实际上则只有三类:远期结售汇、远期外汇买卖和掉期。但自201141,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上开始出现人民币对外汇期权品种,市场参与各方在应对人民币汇率风险方面又拥有了一个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

“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市场发展情况下,新型金融避险产品的推出既能满足市场迅速增长的避险和投资需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还是商业银行开拓包括外汇理财在内的中间业务,都需要规避和分散汇率风险。”交通银行的研究员张先生如是说。

(经济学院研究生会实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