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践行“我爱我的祖国”的实践主题,2009年8月4日到8月31日,厦门大学“温州、晋江、东莞”实践队以承接国家教育部课题为契机,先后在温州、晋江、东莞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忘学习理论,先后三次组织队员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调研之余,三次组织队员参加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一)理论指导实践
1、热烈探讨六个“为什么”
抵达温州当天,实践队便在温州大学招待所召开第一次座谈会,由一名党支部书记和几名党员主持,共同学习了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读本。通过此次理论学习,队员们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更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莫拉克”来临之际,在实践受阻的情况下,队员们仍不忘对前阶段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时纠正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下一阶段的任务提出看法,并谈了各自对六个“为什么”的最新理解,真正做到了实践与理论“两手抓”,“两不误”。
2、何为全面协调可持续?
转战晋江期间,实践队坚持进行理论学习——重点探讨了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好的“三度”。座谈会上,队内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结合调研实际,就“科学发展”这一定义交流探讨了自己的看法。队员们认识到,早期的晋江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违背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可喜得是,后来当地政府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力整治“乱排放”现象,并取得一定成效。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最后一站(东莞)调研的前两天,由于队长忙于前两地的“扫尾”工作,因此队伍内出现了散乱、无序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实践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召开座谈会,开展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会上,大家就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想法进行了剖析和交流,并对自己在队内的角色和工作给出了更准确的定位。通过此次讨论会,队员们团队意识得到了加强,队内变得更加和谐,为后续的顺利调研和团队感情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
实践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不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在温州期间,队员们集体探访、慰问了当地最大的敬老院——扬名老人公寓,并与老人们进行了亲切交流。交谈中,老人们自然的流露出对建国60年来巨大变化的赞叹,临离别时,还对实践队队员寄予了深切的期望。该活动得到了温州电视台的跟踪采访和报道。
转战晋江期间,实践队在养正中学、季延中学等两所省重点高中策划并组织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大型学子交流会”,期间邀请了多名应届高考状元和优秀毕业生,与高三学子们一起分享高考经验、大学生活、实践心得。该活动得到了晋江电视台的跟踪采访和报道。
东莞调研期间,实践队还深入生产第一线,在横沥勇賿电子厂进行了为其一天半的车间劳动,与工人们共同食宿,并交流劳动心得。期间亲身体验了三个工种的生产实践,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出色完成指定任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该活动得到了羊城报业集团新快报的跟踪报道。
通过此次漫长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普遍意识到,社会实践不应该是简单的走走形式,而应该是深入调研,才能从实践中吸收更多养分,来充实和提升自己。另外,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承担更多的责任,为社会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